行业资讯2018-09-20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130
逾百亿市场空间 上市公司鏖战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财经图库/供图
动力电池进入大规模报废期,将催生废旧电池回收市场迎来发展机遇。经测算,2018-2020年报废量分别为3.95万吨、15.27万吨和27.73万吨,合计近50万吨。
动力电池中含多种污染来源,不进行回收处理将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电池中铁、锂、钴等可进行回收利用,不及时回收处理,将严重浪费资源。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一般可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利用两种形式。梯次利用主要针对电池容量降低使得电动车无法正常运行,但电池本身没有报废的情况,仍可以在其他途径继续使用,如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梯次利用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且降低电池成本,还能有效降低储能成本。
拆解利用则是回收电池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如钴、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对这些有价金属进行循环再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规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一般来说,磷酸铁锂电池倾向于梯次利用,三元电池倾向于拆解利用。
广发证券行业研报显示,经过测算,至202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7亿元(梯次利用90亿元、拆解利用17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亿元(梯次利用92亿元、拆解利用154亿元)。目前而言,由于早期电池技术约束、一致性差,梯次利用难度较大,同时钴锂价格仍在高位,因此拆解利用收益相对可观。
已布局产业链的上市公司
废旧电池回收产业链逐渐形成了第三方机构、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的三方势力。
第三方回收企业专门从事锂电池回收和再生利用,以格林美、芳源环保、湖南邦普、赣州豪鹏、金源新材等为代表。锂电材料企业掌握矿物资源或生产四大材料,包括华友钴业、厦门钨业和赣锋锂业、宁波金和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宁德时代、比亚迪、 *轩高科、中航锂电、深圳比克等为代表,由于政策法规规定动力电池生产回收的责任方是生产者,各大电池生产商开始布局电池回收市场。
目前来看,电池回收市场主要竞争者以第三方回收企业为主,2016年,湖南邦普、格林美、赣州豪鹏合计占电池回收市场份额超过90%。
上市公司涉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主要有,东方精工、天奇股份、格林美、宁德时代、光华科技等。
东方精工全资子公司普莱德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为主营产业,普莱德在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方面有所储备。自2013年起,天奇股份就持续布局报废汽车循环产业,以废旧汽车回收拆解、零部件再生利用、破碎分拣资源利用等为核心业务。公司通过收购龙南金泰阁钴业公司、控股乾泰能源切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格林美已建成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大循环产业链,钴镍钨资源回收与硬质合金产业链,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报废汽车综合利用产业链,废渣、废泥、废水循环利用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循环再造钴、镍、铜等25种稀缺资源以及超细粉末、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原料和材料、塑木型材等多种高技术产品。
宁德时代旗下的子公司湖南邦普,以"电池循环、汽车循环以及新材料",2016年废动力电池回收量2.5万吨,市场占有率高达49%,居同行业第一。
光华科技是 *内PCB化学品的龙头企业。2017年公司在稳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现已形成以"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和"新能源材料"为主导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专用化学品产业体系。
(来源:e公司官微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zlqt.hbchanyelian.com/News-120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