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3-11-23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90

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2022年2月,我厅印发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川环规〔2022〕1号),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工作,我厅启动了修订工作,起草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及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于2023年12月20日前书面反馈我厅。
 
  联系人:洛绒巴登
 
  联系电话:028—80589082
 
  电子邮箱:937732879@qq.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
 
  邮政编码:610041
 
  附件: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附件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下划线内容为修改部分)
 
  第一条 为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集中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原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态环境厅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区域限批。
 
  第三条 依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暂停审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对未完成生态环境质量年度或五年规划目标考核要求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新增排放相应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对未完成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重点水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年度或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新增相关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对造成重大以上生态破坏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对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突破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红线、超过资源消耗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五)对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即组织实施开发建设规划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工业园区、企业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暂停审批该园区或者该企业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七)沱江流域工业集聚区未按照要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八)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行为发生重大失误或者因监管失职引发重大污染事故的,可暂停审批该行政区域内除污染治理以外的所有新建项目。
 
  (九)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规定要求实施区域限批的情形。
 
  第四条 负责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水环境质量考核、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督察督办和环境监察执法等相关业务的处(室)、监察专员办公室、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相关管理单位”)负责认定限批情形,及时提出限批建议,每季度由厅督察办汇总报厅务会审议,起草并印发正式限批决定文件,以及限批期间的整改督查和核查工作。
 
  行政审批处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不予受理限批市(州)、县(市、区)在限批期限内报送的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监督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限批管理要求。
 
  第五条 实施限批应按照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一)认定限批情形;
 
  (二)下达限批决定;
 
  (三)整改督查和核查;
 
  (四)解除限批。
 
  第六条 相关管理单位发现有关地区存在应当实施区域限批情形的,应当进行调查取证,认定相关事实,并提出限批区域、限批内容、限批期限(视具体情况确定为3个月至12个月)、整改要求等限批建议,经厅务会审议通过后,印发被限批地方政府,并抄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被限批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
 
  第七条 限批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限批区域;
 
  (二)限批情形;
 
  (三)限批内容;
 
  (四)限批期限;
 
  (五)整改要求;
 
  (六)监督检查要求。
 
  第八条 自限批决定下达之日起,生态环境厅暂停审批被限批地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省以下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同步暂停审批被限批地区的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相关管理单位负责进行限批期间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实施限批期间,提出限批建议的相关管理单位负责督促指导被限批市(州)、县(市、区)政府在限批决定下达后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进度,全面落实整改要求,并在整改完成后向生态环境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因本办法第三条第(一)(三)(四)项情形被限批的市(州)、县(市、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完成整改后1个月内,组织对被限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修复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纳入前款规定的整改结果报告,报送生态环境厅。
 
  第十条 自收到被限批市(州)、县(市、区)报送的整改情况报告10个工作日内,提出限批建议的相关管理单位应当组织核查,核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核查报告。
 
  经核查,被限批市(州)、县(市、区)已全面落实整改要求的,相关管理单位应当提出解除限批意见;对落实整改要求不到位的,相关管理单位应当提出延长限批意见。
 
  第十一条 解除限批意见经厅务会审议通过后,印发被限批地方政府,并抄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被限批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
 
  解除限批决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整改落实情况;
 
  (二)现场核查结果;
 
  (三)解除限批意见;
 
  (四)后续监管要求。
 
  第十二条 延长限批意见经厅务会审议通过后,印发被限批地方政府,并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被限批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延长限批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延长限批决定包括以下内容:
 
  (一)整改存在的问题;
 
  (二)现场核查结果;
 
  (三)延长限批内容;
 
  (四)延长限批期限;
 
  (五)整改要求。
 
  第十三条 实施限批、解除限批、延长限批等决定应当在作出决定5个工作日内通过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在限批期间未同步执行限批要求,违规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当责令其撤销审批决定。拒不撤销的,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可以直接撤销,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五条 对干预限批决定实施、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履职不力、监管不严的,生态环境厅将相关材料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实施限批期间,被限批市(州)、县(市、区)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X年X月X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川环规〔2022〕1号)同时废止。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zlqt.hbchanyelian.com/News-2662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