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广州的“母亲河”,干流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2290平方公里。
突出问题
过去,流溪河流域氨氮排放总量高达27吨/日,水环境持续恶化,2016年底,流溪河89条一级支流中46条为劣V类,11条重度黑臭。
主要做法
广州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生态治水之路。
一是机制先行,健全体系。高位推动流域治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治水工作专题会,联合建立下沉督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行流域立法立规,颁布实施《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编制多项流域保护规划方案。成立流域管理机构,设立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建立五年一调的补偿标准动态增长机制。
二是思路领舵,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系列治水方案,坚持按照“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系统治水思路,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和污染源监管执法,加大重点区域一级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以支保干”全流域治理提升干流水质。狠抓工程建设,流域内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污水处理能力从42.6万吨/日提升至114.3万吨/日,管网长度增加15倍,建成农村分散式处理设施站点1256个,补齐流域治污设施短板。
三是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实施污涝同治、网格治水,推进流域内2568个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工作,开展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狠抓源头污染治理,推进“三源”(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四洗”(洗楼、洗井、洗管、洗河)行动,整治污染源3.5万余宗、违建129.5万平方米、“散乱污”场所3万余个。提升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掌上治水,创新推出水质信息、河长巡检等系列APP,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问题及时处理、责任落实到人。
四是民生为本,共享共治。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设流溪娟鱼市级良种场和示范推广基地11个,成功注册“从化流溪娟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有声碧道176.27公里和“生态新地标”白云中央湿地,建设生态小镇10余个,吸引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永久落户;依托国家版本馆分馆,生动展示“溪源文化”。
治理成效
一是水环境方面,流域氨氮排放总量比2016年减少90%以上,4个国、省考断面达标,89条一级支流消除劣V类。
二是水生态方面,干流生态流量保障率达90%以上,2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栖息繁衍,消匿60年的飞瀑草回归,绝迹40年的唐鱼重现,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
三是人水和谐方面,生态碧道串联南粤山水画卷,公众满意度达94.3%;生态设计产业促进村集体收入增加到原来的3倍。
经验启示
广州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探索低碳治水之路,践行源头、系统、综合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贯彻落实“以支保干”方针,不断强化水质监测预警,精细化专业化网格化推进排水管理,实行“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实施排水单元达标建设,推动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加强治水宣传,倡导社会公众参与治水,引导全民治水爱水护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可为珠三角地区黑臭水体整治提供借鉴。
资料来源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设计 | 宋祥
编辑 | 刘阳
原标题: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㉑ | 广东广州流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