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体积大、回收难的建筑垃圾都是城市管理者的一处“心病”。据统计,2023年,北京市累计处理建筑垃圾已达1.06亿吨。这一成绩离不开北京市政府对此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密集出台相关政策,着力提升建筑垃圾收运及消纳处置能力。
早在2020年印发的地方性规章《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中,已经对建筑垃圾的倾倒、堆放、贮存、运输、消纳和利用等处置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提出要求。2022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9部门发布了《北京市建筑垃圾专项治理三年(2022—2024年)行动计划》,提出9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推动建筑垃圾全链条系统治理。随即,《“十四五”期间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目标,即“到“十四五”末期,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智能化、系统化管理则是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特征。目前,北京市的8000余处各类在施工程,对于建筑垃圾的产生及去向,都要在“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与服务平台”上进行备案。在备案中,施工单位要预测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明确处置和利用地点,这些信息都要有详细记录。同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1.4万余辆运输车辆信息等各类数据,也都被一并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