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逐渐过去,秋天来临,秋冬温泉养生又逐渐热闹起来。对于温泉场所和消费者而言,消费体验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经营者想尽方法招揽顾客的同时,也在努力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和享受给到不同的消费者,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对于温泉的定位和功效已经有更多的人群开始注重起来。
温泉的基本概况与养生功效
温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种,严格意义说,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自然水,泉口温度显着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而又低于(等于)45度的地下水天然泉水叫温泉,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天然温泉一般是由地球上的地震带,在2500公尺左右深的底层缝中,地热带着岩矿层之间的矿物质和能量涌出地表而成,即温泉是指含有矿物质和远红外负离子等能量,低ORP(抗氧化)的热水。
温泉的分类方式也有多种,以泉水分泌出方式区分,有普通泉、间歇泉、沸泉、喷泉、热泥泉等;依照温泉的所在环境分,可分为火山区温泉、深层岩区温泉、变质岩区温泉、沉积岩区温泉等;依酸碱度(PH值)分,可分为酸性温泉、弱酸性温泉、中性温泉、弱碱性温泉、碱性温泉;依照温泉的化学组成特征,可分为氯化物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混合型泉。
温泉养生治疗功效早在古代就已经有明显记载,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温泉疗养的作用和研究也非常全面和完善。
以江西明月山富硒温泉为例,其对心脑血管类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疾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400多种疾病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借助资源优势,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得到明显的增长。但其他相关产业链和地方整体社会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发展缓慢,造成度假景区内外差异的严重等种种不协调现象产生。另一方面,也衍生出富硒温泉机等多种商用和家用温泉仪器设备,满足日益增长的保健养生需求。其中,较早的包括大连若石温泉技术公司重点开发的人工温泉设备已经面向市场推出两年多,为不能亲临明月山的友人们营造同等功效的泡汤体验。
根据温泉白皮书的权威发布,80%消费者的选择以注重理疗功效和水质卫生。同样的,北京戴斯科技出品的“戴斯”温泉机,以注重还原和矿化度为主,其具体参数指标可达:氢含量940,酸碱度8.26,还原度-337.这也符合原汤温泉的两个指标:一矿化度达到500~1000,二还原度达到负值100左右。

温泉旅游的发展历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上涨推动温泉旅游发展, 近些年,更是将温泉旅游养生发展推向全新的阶段。
中*温泉旅游发展历程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由*初的工人温泉疗养院到现在的温泉景区、主题温泉等产品,其在产品形式、产品定位等方面都更加丰富,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1、温泉疗养(新中*成立至改革开放)
以“公休疗养”的形式, 多为室内温泉,没有温泉度假功能。
2、温泉沐浴(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以“温泉宾馆”和“温泉医院”为主要形式,初步融入休闲因素,标志着我*温泉旅游事业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3、温泉度假(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此阶段出现了以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等功能为主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4、温泉养生(21世纪初10年)
这一阶段是温泉养生与休闲的结合。开始注重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具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
5、百花齐放(21世纪10年代以后)
个别区域已朝此阶段发展,此阶段温泉市场呈现多元化的格局,温泉市场日益细分,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产品模式和形式更具多样化。
据*内相关旅游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温泉用户性别分布均衡,男性50.5%,女性49.5%,没有较大差异。在年龄分布上,80后用户*为凸显(51.1%),其正处于家庭、职场的中坚力量,压力较大,温泉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的作用。在*内温泉用户客源地分布中,广东省累计占比达53.4%,名列前茅。其经济较为发达,相关资源丰富,同时,*内游行程周期较短,更为方便、快捷。并且多以自由行为主。在温泉用户购买产品的频次和季节变化匹配度上,秋冬两季购买次数明显上升;此外2016年人均购买次数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预计今年温泉季人均购买频次将会达到新的高峰。
温泉资源助力“温泉+”产业发展
如同上期本刊在介绍水上乐园业态时,表示主题乐园时代正值目前*为火热的乐园形态,其丰富性、娱乐趣味性、参与性更为广泛,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同时融合多种形态集于一体,满足不同的需求。温泉的开发同样也面临特色化道路,其方向和趋势也逐渐显现:温泉+景区、温泉+酒店、温泉+会议、温泉+运动、温泉+滑雪、温泉+游乐、温泉+佛道、温泉+疗养、温泉+生态、温泉+SPA、温泉+瑜伽、温泉+节日、温泉+论坛、温泉+会展、温泉+艺演、温泉+地产等等,都将更多的以温泉形式融合,多种业态体现,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出现。
温泉洗浴、旅游度假、医疗保健等主要采用中低温地热资源,据2004年数据显示,经估算,我*温泉每年利用的热量大体上只相对于10-15万吨标准煤的热量,大量热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如下表:

据2008年数据显示:我*地质部门已经探明的温泉3700多处,已开发的约1600多处,中*温泉地热资源丰富的省市依次是:西藏、云南、广东、河北、重庆、湖北、天津、福建、北京、海南、辽宁、湖南等。另据资料显示,2008年我*温泉企业一共接待游客2130多万人次,销售收入近45.7亿元,其产业链产值为510多亿元。究其因:一是人们对温泉产品健康认识日益增高;二是温泉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养生休闲的需求;三是温泉产品价格实惠适应不同层次的游客的消费习惯。
纵观我*温泉旅游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到90年代末的大规模商业运作,竞争日益激烈,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温泉旅游企业遍布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温泉产业发展的形势、主流和趋势是好的。同时,我*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的潜能很大。据2009年的统计:中*地热资源预测总量有36万平方公里,当期,可开采的温泉资源达24万平方公里。中*是中低温泉地热大*,约占全球的8.6?。这些数字都表明了中*地热温泉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存在现状与措施建议
很多行业专家认为,从温泉大*强*到世界级品牌的标准要求来看,还普遍存在盲目开发,自建自营、文化内涵不足、同质同构化现象严重、产品雷同、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缺乏特色、缺乏品牌等诸多问题,对此进行理性地探讨,对我*温泉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一、产品结构雷同性大,缺乏特色
温泉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方式,正在迅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开发热潮而来的是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同类型温泉旅游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导致温泉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生命周期短暂,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开发商盲目开发,设计理念没有及时更新,设计品味和消费定位需求没有考虑周详,软硬件设施不到位,客人感受体验欠佳。
我*部分地区也开发了一些主题温泉,如:海洋温泉、高山温泉、森林温泉、皇家温泉、死海温泉、生态温泉、药疗温泉、雨林温泉、鱼疗温泉、日式温泉、热带雨林温泉、古镇汤院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借鉴。还有些温泉内按不同需要和功能,譬如各类中药汤泉功能,鱼疗池、鲜花池等,以增加品味,吸引游客,增添效益。
温泉消费在春秋都是旺季,夏季淡季,冬季平季。对于管理者而言,也会集中在春秋冬季节进行营销宣传和业绩增长。不过,现在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淡旺季,一般温泉度假休闲都配有不同温泉的汤泉和功效池、泳池、SPA等服务,综合性都很强。亲子、会务、家庭、聚会等多种需求都会不同程度的满足。
温泉旅游文化特色成为决定温泉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温泉旅游产品和活动项目主要停留在温泉泡浴的层面上,缺乏特色的个性化产品,行业间一味效仿的方式不能带来自身的生命力,温泉旅游产品大多为千篇一律、个性化不足、主题不鲜明,单一的温泉沐浴产品。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赋于产品不同的个性,不断满足市场对温泉旅游产业的需求,才能创造出别人无法复制的产品价值。
二、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
产业规范不完善,产业道路靠摸索。温泉产业从兴起到成熟的阶段,正是各种问题充分暴露的时候。相当数量的温泉旅游企业存在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欺骗、隐瞒现象,导致消费者对整个产业的质疑。有些商家在自来水中加入化学物质假冒温泉,有些在温泉中掺入自来水,有些将用过的温泉加温后循环利用,有些甚至用石油钻井机掠夺式开掘地下温泉资源等等。产业弊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理,产业的竞争就会衍变为价格的比拼、规模的较量。同业间的无序竞争、恶性循环,不仅使企业疲于应付、效益下滑,而且严重损毁着整个产业的品牌形象。
行业专家指出,规避行业间恶性竞争,自相残杀局面,一是要加强规范产业秩序,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要从矿热开采法规执行上加大管理力度,要尽快制定行业自律条例,行业规范管理办法,行业规范服务标准。
二是要应培养温泉旅游经营管理高素质队伍,培养、造就温泉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技能,提高整体服务意识和服务业水平。还可学习日本实施温泉治疗医师认证制度,使温泉医疗服务专业化、规范化,通过各种岗位培训来增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是要学习*外度假旅游区的管理模式和*内成功温泉企业先进经验,结合温泉旅游各地各自特点,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
三、品质程度不一,缺乏具体标准
温泉旅游产品缺乏行业标准,使这一朝阳产业难以在短时间里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是目前温泉旅游产品由于缺失行业标准和监管力度,我*温泉产业面临*尴尬的问题是,所有的热水都号称是“温泉”,很多想泡温泉的游客因此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而对于拥有真正温泉资源的度假区,消费者又不敢轻易相信,从而使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深受其害。市场上看似产品丰富,实际上既有温泉,也有热水游,更有热水混合药物、花瓣、牛奶的产品。再者就是比拼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上千元,恶性竞争势态越来越严重,*终可能导致行业的恶性循环。这些问题要通过制定相关公平竞争的标准加以解决。
*内的部分省市已经制定了温泉旅游业的相关标准,但是从全*温泉旅游健康发展的大局着眼,*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参考*外温泉旅游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完整的行业标准,对温泉旅游标识使用规范、温泉旅游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SPA经营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进行标准化定义。这些条款既要能保证消费者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温泉旅游的情趣,也能保证温泉旅游的安全。无论属于那一种温泉,行业协会制定的准入标准,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温泉行业地发展。
四、自建自营,缺乏品牌管理
据统计,目前89%的温泉企业都是自主开发,自营式股东式家族式管理,种种原因,没有请托专业的管理公司。尽管拥有一流的温泉旅游资源,投资上亿元打造的温泉旅游产品也不在少数,但却一直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打造出品牌形象。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总体规划,使得众多经营者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建设,水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缺乏鲜明特色和成熟的管理模式,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度假市场发展的需求。温泉从贵族享受转为众化健康休闲产品时,温泉必须体现休闲、保健、养生等文化内涵。日本温泉、瑞士温泉、德*温泉等*外温泉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成功的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全都出自本*度的浓厚文化。其次,温泉产业对于服务要求很高,因此在温泉产业中一方面应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塑造优美、健康、舒适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应培养温泉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技能,提高整体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结语:
随着新一轮温泉养生休闲旅游开发热潮的到来,温泉度假景区要以市场为向导,以产品为核心,在标准、特色、文化这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采取针对性的专业营销手段,提供优质的温泉产品,使温泉度假旅游产业持续、科学、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