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山东省扎实推进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 谱写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山东省扎实推进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 谱写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2025-07-04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7

  一、率先启动,创新模式,树立全国标杆
 
  山东省严格遵照国家监测方案部署,于4月15日在全国率先于枣庄市启动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创了系统化推进此项工作的先河,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板。本次监测实现了从传统“单一水质指标”到“全要素生态监测”的重要转型。监测内容在涵盖pH值、溶解氧等常规水质指标基础上,重点强化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系统纳入了底栖动物、浮游植物、着生藻类等核心生态指标。通过对水体生物群落结构的深度解析,显著提升了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的精准性,为识别生态风险、制定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动态的“活体”依据。
 
  二、铁军担当,攻坚克难,打造监测典范
 
  由枣庄、泰安、济宁、菏泽四市组成的山东省第3组环保工作组,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成员克服困难,坚守一线,全力保障工作推进。其中,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组长单位,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提前与成员市沟通协调,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确保前期准备扎实充分。5月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赴济宁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全程督导并详解样品采集、保存运输等关键环节,针对难点问题实施精准帮扶。全体监测人员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专业操作获得专家高度认可,有力保障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协同联动,创新机制,构建共治格局
 
  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多层次协同机制的创新构建。
 
  省级统筹: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强化顶层设计,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全省监测力量,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科学制定并统一监测方案,明确范围、指标和步骤,确保工作规范有序。依据各市专业优势与区域特点优化分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优势互补。
 
  地方实践:以枣庄为代表的地方站点,将水生态保护修复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议程,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河湖岸线管控,持续推进污染源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同时,创新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组织技术人员面向中学生宣讲水生生物多样性知识,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四、数据赋能,科技支撑,助力精准修复
 
  依托自动化监测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如水质传感器、水下摄像系统等),实现水生态环境动态实时监测。采集的生物样品经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生成多维度数据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水生态健康评估模型,实现生态问题的智能诊断与风险预警。相关部门可基于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趋势分析,可精准溯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等生态问题成因,为科学制定水生态管理策略、智能化实施精准修复工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供稿 | 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刘合建
 
  原标题:地方撷英 | 山东省扎实推进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 谱写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zlqt.hbchanyelian.com/News-4921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