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环办科财函〔2025〕197号)。为便于各相关方使用目录,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编制了鼓励类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将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所有案例均来自目录入选技术的申报材料,案例内容经业主单位和申报单位盖章确认。
技术名称
官能团接枝改性纤维净化恶臭气体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中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白(沁阳市)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创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工艺路线
通过以官能团接枝改性纤维为核心的净化材料,借助离子交换、络合/螯合、吸附等作用,去除废气中的恶臭组分。采用稀酸/稀碱溶液对改性纤维材料进行再生,实现净化材料循环使用。再生废液分质处理后达标排放。
主要技术指标
以某除臭工程为例,废气处理风量40000m3/h,当入口废气氨气浓度4mg/m3——12mg/m3、硫化氢浓度2mg/m3——10mg/m3时,出口废气氨气浓度0.41mg/m3——0.52mg/m3、硫化氢浓度≤0.02mg/m3。
技术特点
可针对恶臭污染物类型,匹配不同官能团接枝改性纤维;除臭净化材料可实现原位再生。
适用范围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畜牧、化工、制药、生物发酵等领域除臭。
案例名称
博兴县第二污水处理厂4万立方米每小时功能纤维除臭净化系统项目
业主单位
北控工业环保(博兴)有限公司
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博三路路南。
工程规模:处理风量40000m3/h。
投运时间:2021年11月。
验收情况: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对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A段曝气池、初沉池、AAO生物池及污泥脱水间进行密封,收集恶臭气体。气体经负压引风经过功能纤维气体净化设备,臭气组分与功能纤维材料上的官能团进行快速反应,将其从臭气中去除,达标后的尾气直接由烟囱排放。反应一定时间后,不停机的情况下,再生液循环泵将再生液输送至喷淋系统,吸附的恶臭污染物被洗脱进入再生液,并收集至再生液储箱。根据再生液pH值变化决定再生液更换周期,更换后的再生液排放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进口氨气浓度4mg/m3——12mg/m3、硫化氢浓度2mg/m3——10mg/m3;出口氨气浓度0.41mg/m3——0.52mg/m3、硫化氢0——0.02mg/m3,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要求。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项目日均产生废液0.5m3,该废液浓度及总量均不影响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产生的废液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进气温度低于80℃,含尘量低于10mg/m3;滤层透过风速为1.5m/min;滤芯离子交换容量大于5mmol/g;整体设备阻力小于800Pa、漏风率小于3%。
投资费用
总投资费用21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5万元,设备投资185万元。
运行费用
项目年运行费用约41.6万元。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通过减少再生液喷淋量、优化喷淋频次、调节可间歇再生的运行模式,降低喷淋泵功率及运行时长,有效降低运行能耗。
原标题: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鼓励类技术案例(13)官能团接枝改性纤维净化恶臭气体技术